五老风采
鞠躬尽瘁无后悔 满腔热忱全为党
发表时间:2015-04-09 11:07:22
——记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德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在岭南师范学院,有这样一支默默燃烧着的蜡烛,他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然而到了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忘却了自己一辈子的辛劳,毅然退而不休,心系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焕发出青春般的满腔热情,默默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奉献出了自己晚年的智慧、赤诚和力量。这就是岭南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德同志。
尽己所能 为党甘做螺丝钉
回想自己多年的工作历程,李德主任不无感慨地说:“我是人民养大的,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是党给予了我现在的一切,我要尽己所能回报给党和人民。”伟大,不在于为信念奉献了多少,而在于为信念付出多少却毫无怨言。1983年,时任雷州师专(岭南师范学院的前身)数学系教师的李德在校党委征求他的意见,想把他抽调到后勤工作时。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德主任还是选择了服从党的分配。在上任前夕给校党委的一封信中,他如此写道:“如果让我选择,我永远会选择教学这个岗位,但党现在需要我做后勤工作,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在信中他还列出了家庭财产清单,并表示努力把后勤工作做好。
1995年,在退休之际,李德主任又给校党委写了第二封信,信中把现有财产清单与第一封信的财产清单进行了对比,把多出来的财产来源向党委作了汇报。在信上他还谈到:“作为一名教师,没能获得高级职称,是我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但我没有后悔,因为我所做的工作也是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我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我的人生同样有了价值。退休后,我将继续把余下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退休后,李德主任继续践行他“为党奋斗终生”的诺言。根据党组织的需要,他先后担任了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关工委副主任、代主任等工作职务。在没有名利,没有报酬,没有享受,只有奉献、服务和公德的关工战线上延续他的螺丝钉精神。在自我和党的天平中,李德主任又一次偏向了他所甘于奉献的党。从1995年退休至今的李德主任,仍然风雨不改地坚持每个工作日下午到学院的关工委办公室办公。他与学院关工委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委员不断对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他提议成立粤西高校关工委联谊会,对工作进行交流和研究,并积极与地方关工委进行共建活动,既促进学院关工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推动地区关工事业的开展。在他看来,只要是党组织的需要,他都将义不容辞的勤奋奉献。
为了忠诚于党的信念,他放弃了心爱的讲坛,以螺丝钉的精神在每一个新岗位上默默发光。“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我一生所以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党”。李德主任微笑着如是说。
心系学子 无微不至父母心
每个学期,李德主任都会邀请十几个学生到家中做客,跟他们畅谈人生、为他们传道解惑,因此也结下不少忘年交。李德主任对同学们说,在大学里要以学习为重,学好知识,学好本领,学会做人处事,懂得知恩图报。党给了我们安定的社会,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机会,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更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党的栽培和期望。
对学生们的一片真诚,让李德主任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有学生给李主任写信: 与其说您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不如说是时时刻刻关心我们的好爷爷。您是那么地和蔼可亲,话语中带着威信但又不缺少亲切。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本来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您却依然不忘记我们这些对党敬仰而又未成熟的年轻一代,辛苦地栽培我们,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每一批积极分子的谈话上,您总在“关工委”里为我们泡好香浓的茶,热情地迎接我们。那一刻,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倍感温暖,一股久违的家的感觉萦绕在我们心中。您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入党的经历与感悟,关怀地询问我们的家庭情况,想尽办法为我们排忧解难。在您身上我们感觉到,共产党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每次的党组织生活,您总会真诚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找你们困难,但你们找我容易,我每天下午都会在“关工委”办公室。所以你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只要需要帮助,都记得过来找我,或者来我家,我随时欢迎。”您这些心窝里的话总让我们这群漂泊在外、孤单求学的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我们深知,我们以后的道路难免会有曲折,但是在您的关怀下,让我们有勇气、有动力、有信心,并坚定地走下去。
“前一阵子,有好几位经常受到我帮助教育的同学跟我报喜,说他们已经被党组织批准入党了,哪天我还得给他们祝贺一下。”李德主任笑呵呵地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可是有谁能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它?直到今天,李德主任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习惯:随身不离党章。他分别把三本党章放在办公室、公事包和家中的床头柜上,以此随时随地并不断地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党的教诲,不忘自己入党时那庄严的誓言。
宠辱不惊 荣誉面前谦虚以对
当谈到这些名誉时,李德主任总是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工作,党培养了我,我今天的一切都源自于党的培养。这些荣誉,既是党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工作的鞭策。”所以李德主任从来不把这些荣誉当成自己头顶的光环,而是将其当作继续做好工作的新动力,并继续默默地努力工作着。直至今天,李德主任的家人仍不知道他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
正所谓: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李德主任以自己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时刻情系广大师生的姿态,为我们阐释了这一古语的真正内涵。
(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办公室)
上一篇:关心下一代 无私献余热
下一篇:夕阳无限好 依然发光热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zjszg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e6版本以上的浏览器
powered by 湛江市直属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领讯网络